哎哟,说起这张家口啊,大家伙儿第一反应,是不是就想到冬奥会、滑雪、冰雪世界啥的?
确实,这些年张家口因为冬奥会是火得不得了。
可您知道吗,除了这些时尚、现代的玩意儿,在张家口这地界上,还藏着不少老物件儿、老地方,那可都是有年头、有故事的。
今儿个咱们就唠唠其中一个,听着名字有点稀奇,叫“水母宫”。
您可能一听这“水母宫”,心里就开始犯嘀咕了:水母?
那不是海里头游来游去、透明晃荡的玩意儿吗?
这陆地上,尤其是在张家口这北方城市,哪儿来的水母宫啊?
是不是搞错了?
别急别急,您这疑问可算是问到点子上了,这也是不少人头回听说这地方时的第一反应。
其实啊,这水母宫可不是养水母的海洋馆,它是个正儿八经的老庙,里头供奉的,是咱们老百姓常说的“水母娘娘”。
您瞧,这就得先掰扯掰扯这“水母娘娘”是哪位了。
在咱中国老百姓的心里头,特别是北方不少地方,像河北、山西这些个省份,都有供奉水母娘娘的习俗。
她呀,就是管水的神仙,掌管着咱们这片儿的下雨、河水,保佑着风调雨顺、庄稼有个好收成。
您想想,在过去那会儿,老百姓靠天吃饭,雨水少了不行,多了也不行,所以啊,能管着雨水的神仙,那在老百姓心里头地位可高着呢。
大家伙儿遇到个旱涝灾害啥的,都要去水母宫求个平安,盼着娘娘显灵,给个好年景。
所以啊,这水母宫,本质上就是个祈求风调雨顺、保佑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地方。
既然是个庙,为啥不叫“水母庙”或者“水母观”,偏偏叫个“宫”呢?
这您可能就不太清楚了。
在咱中国老建筑里头,带“宫”字的,一般都挺讲究,规模也大,不是一般的庙宇能比的。
您看北京的故宫,那可是皇帝住的地方,叫“宫”;再比如雍和宫,那也是皇家寺院,气派得很。
这水母宫虽然不是皇帝住的地儿,但它在当地老百姓心里,地位可不一般,建造起来也是下了功夫的。
您看这庙,它“碧瓦朱门”,青砖牌坊立着,上面“水母宫”三个大字金光闪闪,这都是显示它规格高、气势足。
所以啊,叫个“宫”,那也是名副其实,说明它在当地可不是个小打小闹的庙宇,那是有头有脸的。
聊完名字和性质,咱们再说说这水母宫在哪儿。
原文章里说了,它在张家口市区西北边,大概离市区3.5公里,就在卧云山脚下。
您可能觉得3.5公里,听着不近不远。
可现在交通多方便啊,文章里也提了,坐个13路公交车,就能直接到。
这说明啥?
说明这水母宫虽然不在市中心,但交通挺便利的,您想去看看,一点不费劲。
这距离也挺好,既能让它远离城市的喧嚣,保持一份清静,又能让大家伙儿方便抵达,一举两得。
而且啊,这水母宫周围的环境,那叫一个好!
文章里说它“榆柳环合,松青柏翠,草木繁茂”,简直就是个天然的大氧吧。
所以当地人也把它叫“森林公园”。
您想啊,一座老庙,被这么大片绿树环抱着,空气新鲜,环境优美,走在里头,心情都敞亮不少。
这和咱们老祖宗讲究的“天人合一”理念可不谋而合嘛。
在这样的地方,不光能拜神祈福,还能散散步,呼吸呼吸新鲜空气,感受感受大自然的美,这不比光秃秃的景点强多了?
所以,把这庙宇和周边的自然环境结合起来,称作“森林公园”,那也是实至名归,说明这地方不光有历史,有文化,还有让人放松身心的自然美景。
要说水母宫的历史啊,那可真不短了。
文章里清楚写着,它是清朝乾隆四十七年建的。
您掰着手指头算算,乾隆四十七年,那大概就是公元1782年。
从那时候到现在,都两百四十多年了!
这二百多年里,咱们国家经历了多少大事儿啊,清朝由盛转衰,后来民国乱世,再到新中国成立,一路走来,这水母宫都默默地看着。
它就像个老人家,见证了时代的变迁,也承载了无数老百姓的希望和祈愿。
光是想想它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,还能保存到现在,就觉得挺不容易的。
更让人觉得有意思的,是这水母宫和冯玉祥将军的渊源。
您可能想不到,一个管着水的庙,怎么会跟个大军阀扯上关系呢?
文章里说了,当年冯玉祥将军带兵抗日的时候,他的指挥部就设在这儿。
而且,在水母宫的林子里头,还有个老房子,是冯将军以前常住和办公的地方。
现在那儿还立着冯将军的雕像呢,您瞅着那雕像,将军目光坚毅,直往前看,那股子正气,真是让人打心眼里佩服。
您说,冯玉祥将军为啥会选这么个地方当指挥部呢?
这可不是随便选的。
你想啊,抗日那会儿,兵荒马乱的,指挥部得找个既隐蔽又方便的地方。
水母宫这儿,在山脚下,周围都是茂密的树林子,不容易被敌人发现,多安全啊。
而且,文章里还提到了水母宫有个“大水泉”,那泉水清澈甘甜,一年到头都不干。
打仗那会儿,水可是个金贵东西,有了这个大水泉,喝水就不愁了,多大的保障啊。
再加上水母宫在当地老百姓心里地位高,冯将军在这儿,也容易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和帮助。
所以啊,这水母宫,它不光是个神圣的庙宇,更是咱们国家一段光荣抗战历史的见证者。
每当咱们提到冯玉祥将军,提到抗日战争,这水母宫就成了一个活生生的历史课堂,让咱们记住那些为了国家民族,浴血奋战的英雄们。
说到这“大水泉”,那可真是水母宫的一宝。
文章里说了,这泉水可不是一般的泉水,它是“含锶与偏硅酸的优质矿泉水”,喝了对身体特别好。
锶和偏硅酸,这都是对咱们身体有益的微量元素,能强骨骼,能保护心血管,还能促进新陈代谢。
您想啊,去水母宫玩,不光能看古迹,感受历史,还能喝到这么好的天然矿泉水,这体验多棒啊!
这水啊,不光解渴,还带着一股子大自然的灵气,让人心里都觉得熨帖。
水母宫里头还有个不得不提的亮点,那就是它的壁画。
文章里说,除了水母娘娘和她侍女的塑像,两边墙上还有大幅的壁画,叫《出入回宫图》。
这壁画画的啥呢?
那可就多了!
它把神仙们出宫布雨的忙碌景象,还有下完雨回宫时人困马乏的样子,都画得活灵活现的。
更厉害的是,这壁画的内容包罗万象,从“开天辟地”的远古神话,到“三皇五帝”的传说,再到历史上有名的人物故事,啥都有。
您可能觉得,这不就是些神仙故事嘛。
可您再仔细瞧瞧文章里提到的细节,它说这壁画里头,还有《昭君出塞》和《文姬归汉》的故事。
这可就厉害了!
昭君出塞,那是汉朝和匈奴和亲的故事,文姬归汉,那是蔡文姬从匈奴回到汉朝的故事。
这两个故事,都代表着咱们中华民族历史上,各民族之间和平相处、互相交流的佳话。
尤其是在张家口这地方,它自古就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交界的地方,把这些故事画在壁画上,那可不是随便画的。
它传递的是一种思想,就是咱们中国各民族之间,是兄弟姐妹,要和睦相处,共同发展。
这种民族团结、文化融合的理念,在今天看来,也特别有意义。
它告诉我们,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走到今天,就是因为咱们海纳百川,包容万象,大家伙儿齐心协力,才能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。
最后,再说说水母宫门前的那些牌坊和对联。
文章里写得可生动了,青砖牌坊上“水母宫”三个金色大字,两边还刻着“有求必应”;宫殿檐下挂着的牌匾,写着“风调雨顺”、“有求必应”、“保我赤子”,笔力遒劲,看着就让人觉得气势非凡。
您看这些词儿,“有求必应”,那是老百姓对神仙的期盼,希望自己有啥心愿,都能实现;“风调雨顺”,这是种地人最朴素的愿望,盼着老天爷给个好收成;“保我赤子”,这“赤子”可不光指小孩子,它指的是所有的老百姓,是希望神仙能保佑咱黎民百姓,平平安安,健健康康。
这些看似简单的词句,其实啊,凝聚了咱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和心愿。
它们代表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对自然规律的敬畏,也体现了咱们中国人那种善良、淳朴、追求和谐的传统美德。
所以啊,您说这水母宫,它到底是个啥地方?
它可不光是个老庙,它是个活生生的历史博物馆,是个大自然的馈赠,更是咱们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缩影。
它告诉我们,咱们这片土地上,有深厚的历史积淀,有感人的英雄故事,有丰富的文化内涵,更有咱们老百姓最朴素、最真挚的愿望。
下次您要是去张家口,除了滑雪,可别忘了去这水母宫转转。
它可能没有那些网红景点那么光鲜亮丽,但它能让您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,一种浓浓的文化味儿。
在那儿,您能看到过去,也能体会到咱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。
去看看吧,绝对值得!
炒股资金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