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30日,中国医疗队队员圆满完成援非医疗任务返回深圳。
rr
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1日讯(深圳特区报记者 余海蓉 罗莉琼 通讯员 深卫信 文/图)6月30日,第33批援赤道几内亚中国医疗队队员圆满完成援非医疗任务返回深圳。
r据了解,这是深圳首次整建制向赤几派遣援外医疗队。本次医疗队共25人来自深圳13家医疗卫生机构,涵盖专业包括内科、外科、妇产科、眼科、骨科、麻醉科、儿科、中医科、检验科和公共卫生,分为3个小队在赤几的马拉博地区医院、巴塔地区医院和随机指定地点工作。
r6月25日,赤道几内亚(简称“赤几”)总统奥比昂向深圳援外医疗队颁发该国最高荣誉——国家独立勋章,以表彰他们在援外期间为提升赤几民众健康所作出的卓越贡献。
r在简陋的手术室,他们与“死神”竞速
r出发前,队员们已经对当地缺医少药的状况有所了解。但当真正踏进他们工作的医院时,大家还是怔住了:摇摇欲坠的病床上铺着已经爆出海绵的床垫,床单的颜色五花八门;一个个锈迹斑斑的铁桶里放着“消毒”好的手术器械,有时翻遍了也找不出成套的东西;消毒纱布、棉球都是紧俏物资,排在后面的病人根本没得用;由于缺水,巴塔医院甚至要收集空调冷凝水用于手术室洗手……
r但眼前的困难并没有把队员们吓倒。他们立即组织起来,自己动手为手术器械除锈、润滑和消毒,对着网上的视频教程维修坏掉的医疗设备,通过后方派员医疗机构购置手术器材捐赠给医院使用。
r有一次,麻醉科的严霞医生突遇一位双胎胎盘早剥大出血的产妇,当时面临着抢救药品所剩无几、血库告急、麻醉机要不断拍打才能勉强工作的窘境,在加快补液速度的同时,严医生严密观察病情,谨慎计算药物用量,竭尽所能稳住病情。最终,在赶来支援的其他队员协助下,成功将这位已经丢失全身血液3/4的患者救下。
r通过坚韧不拔的努力,深圳援外医疗队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展了19个月的援外工作,共完成诊疗7.9万人次,挽救了近2000名各类重症患者的生命。
r医生拖着行李箱,开启“追光之旅”
r赤几紫外线强度较高,白内障发病率居高不下。
r为了让更多的白内障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,医疗队主动联系当地最具影响力的慈善基金会,携手开展“爱与光明之旅”免费白内障手术项目。
r由于从赤几居住人口最多的大陆到首都奥科岛需要乘坐飞机跨越600公里,在解决了手术场地和晶体问题后,患者就诊的交通又成了“拦路虎”。于是,深圳援外医疗队员把手术设备拆散,连同各种器械、药品和耗材装进数十个大大小小的行李箱,乘小飞机进行巡回手术,实现“患者不动医生动”,被当地人称为“装在行李箱中的眼科医院”。
r在医疗队的努力下,国内爱心企业和赤几政要、侨领等纷纷为项目募捐,多边筹资机制建起使“爱与光明之旅”项目可持续性发展。截至2025年6月,该项目已累计实施免费白内障手术489台。
r参考中国经验,开展村镇疟疾防治
r赤几大陆地区是非洲疟疾疫情最严峻的区域之一,农村的患病率高达60%,疟疾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最主要原因。医疗队参考中国疟疾防治的成功经验,主动向赤几卫生部提出《村镇疟疾防治计划》。由于设计科学、可行性高,项目得到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大力支持和资金赞助,成为该地区近15年来首个成功开展的疟疾防治项目。
r为了把预防措施落实到位,队员们顶着烈日,冒着被感染的风险,和当地医护一起走进村庄,挨家挨户为村民发放蚊帐和杀虫剂,耐心讲解预防和治疗方法。2025年3月22日项目启动以来,共筛查患者900多人次,治疗疟疾患者500多人次,发放蚊帐310顶,完成277间房屋的治理喷洒,疫情得到迅速控制。
r在接受综合干预试点的阿尔明顿村,“中国经验”迅速将疟疾感染率从59.3%降到10%以下。
r中医的神奇疗效,在当地“走红”
r“我的头晕消失了,真是太神奇了!”来自赤几的涅方市43岁患者萨尔瓦多激动地拉着中医科医生的手。原来,这名患者4年前头部被撞击后,只要一动就会诱发头晕,吃许多药都无济于事。经检查,医生诊断他患有“耳石症”,随即采取Epley手法复位和前庭康复训练,并施以针灸改善颈部平衡。困扰了萨尔瓦多4年的眩晕消失了!于是就有了致谢的一幕。
r中医科是首次加入巡诊,也是涅方市民首次接触中医诊疗。有些颈肩腰腿痛的患者,在接受推拿和针灸治疗后立即有了明显的治疗效果。一位70岁的老爷爷,双膝关节痛走不了路,手法和针灸治疗后步态轻盈,直夸赞中医神奇!中医简便验廉的特点,很快就收获一众粉丝。
r中医在赤几发挥了独特的优势,医疗队有了把中医推拿和针灸治疗技术留下来的想法。为做好培训课程,医疗队员一边治疗一边练西班牙语。经过3个多月的培训,中医科的本地护士何塞菲娜已经可以开展简单的针灸治疗,在赤几卫生部国务秘书视察医院时还秀了一把“针技”,现在患者都亲切地称她为“何塞菲娜医生”。
炒股资金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